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5节(1 / 2)





  那时候周家的事还没有发生。

  新妇进门,在婆婆面前立规矩是应有之礼。赵氏不是那等喜欢为难人的婆婆,宋师竹略为她夹了两筷子菜,她就让她坐下了。

  就连黄氏,今日也很是懂事,没有刻意在妯娌面前挣表现。家宴时气氛十分和谐。宋师竹也没有露出破绽。

  可真的就是了缘方丈说得那样,她的运势好到逢凶化吉?

  赵氏心中不断地嘀咕着,第二日请安时倒是没有让人看出来她的异样。

  庆云院里,宋师竹昨日就想为黄氏的照顾道谢了。她对黄氏确实还有几分疑惑,可她接受了黄氏的善意也是事实,便真诚表示了心中的感谢。

  黄氏在婆婆面前倒是丝毫没有那一日给她的违和感,她低着头,长长的睫毛颤动了一下:“当不得弟妹的谢,我前头嫁进来时,娘对我也同样极好,我就是有样学样罢了。”

  两个一个道谢一个客气,语气都是十分亲善,赵氏看着也没说什么,到了时辰就让人各自散去了。

  这一日早上,封家大房的院子却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。

  黄太太前几日看到宋家送过来的嫁妆时,就想找个时间和闺女说一下了,可愣是没找到好机会。今日瞧着天色不错,立刻就过来了。

  黄氏一听到原主亲娘过来,就扶额,她穿越过来后最烦的就是原主这个亲娘了。虽然请安不是一项让人喜欢的活动,可比起面对黄太太,她还是宁愿在庆云院里装小可怜。

  她喝着茶,听着黄太太在她面前咋舌道:“我那一日数了一下,你那妯娌的嫁妆居然有六十八担,这在咱们县里可是头一份。玲娘,你可别糊涂了。咱们家穷,拿不出一幅好陪嫁,可他们陪嫁这么多也太欺负人了。昨日过来吃宴的人,看着你的眼神都不对了。”

  黄氏还以为她特地过来有什么事情,她笑了笑,自嘲道:”娘说得太对了。当日我要是有一幅好嫁妆,也不至于被人这般轻视。”

  当日两身衣裳两床被褥嫁进封家的事一直是原主身上的一个心结,就连黄氏这两日看到宋家晒嫁妆时都为原主委屈。

  闺女这两年一见着他们都是这样的神色作态,黄太太也觉得没什么。封家看不起他们家,不还是得忍着家里有一个黄家的媳妇吗;黄氏是她闺女,心结再重,黄家也是她永远割扯不断的娘家。

  只是又一想闺女这个妯娌,黄太太又是可惜又是羡慕。要是封二郎与他们家关系好,那黄家与宋家也算是间接的姻亲关系了,以后在县里想要干点什么,别人不得高看他们一眼。

  黄太太一想起前儿他们一家想要盘下锦绣楼之事,心中就又叹了一回。锦绣楼多好的一座酒楼啊,位置正好在县里的南北大街上,又因着张知县犯事,老板娘不得不低价出让。可惜闺女却与他们道,小叔子发了话,说他们要是敢占他岳父家的便宜,就让锦绣楼开不成。

  黄太太当时听到闺女传过来的那些话,就恨得牙痒痒,反正封二郎再好,他们也沾不到光,她继续挑拨道:“你那两个小叔子都不是什么省心的人,以后要是被他们得了势,你和女婿就糟糕了。”

  不是他们糟糕,而是黄家糟糕吧。

  黄氏极是讨厌这个乱出主意的老虔婆,又因着她是原主的亲娘,不好真的出口骂人,只能深深呼出一口气道:“我以后还要在封家住着,娘这些话要是被人听到传了出去,我就不用做人了。”

  “没事,咱们母女说话,他们都不敢过来的。”黄太太先是安了闺女的心,才继续道:“当时你真不该手软,要是听我的,把药全下了,封二郎就不会考中案首,也去不了宋家的选婿宴,你好歹不会有那么一个难缠的妯娌。”她叹了一声,“以后封家要分家产,宋家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姑爷受委屈。如今这样,你也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。”

  “娘为什么一直要针对二弟?”这是黄氏最想不通的一点了。封恒念书有成,一家子都能受益。黄家先前想要拿下锦绣楼,不也是狐假虎威仗着宋家的势吗。更别说她觉得封恒在读书上是真有灵性,以后成就一定差不了。

  黄太太撇了撇嘴角:“我一看封二郎那双眼睛,就知道他看不起黄家。”这是他们家三代人的经验了。

  封家一家子都是白眼狼,当年要是没有婆婆的接济,封太公早就死绝了,还轮得到封家子孙过好日子吗。这般天大的恩情,封家是怎么对他们家的?黄家如今还在村里住着,封家倒是连着两代人都是当官的。

  她语重心长道:“你要赶紧为封家生个儿子出来。封二郎靠不住,你日常也要劝着慎哥儿,多防着他那两个弟弟,要是封恒真的好了,也不会拉拔你们一家的。”

  黄氏呵呵两声,她想不明白黄太太的逻辑,也不愿去想了。先前原主因着嫁妆问题一直与家里闹不愉快,她穿过来之后也不打算改变这种情况,绝情一点还有机会把这班蛀虫扔在身后,要是真的去做黄家的好闺女,她白得的这一辈子就算毁了。

  她站起来道:“今日相公吩咐了我好些事情,也不能陪娘坐得太久,娘不如先回去,以后有时间再过来。”

  她还需要封大少奶奶这个身份。不是贪恋封慎的美色——那厮就算是个残废,在轮椅上也是一副禁欲模样,要是换在上辈子,黄氏一定百吃不腻。可封慎已经怀疑她有问题了,她不能得罪封慎,背靠大树,她才能在这个时代活下来。那种天天杀丧尸还不得温饱的日子,她已经过够了。

  黄太太这一回过来除了为了跟闺女说说心底话,还有别的事情,见着黄氏不耐烦,她赶紧道:“你先别急,娘有事找你呢。”

  “说!”黄氏一个字言简意赅,毫无她在封家人面前的斯文腼腆。

  “你侄子去府城赴考带走了家里所有银子,你嫂子说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,想让你这个当小姑的帮帮忙。”

  黄氏嗤笑一声:“嫂子真好意思提要求。”她顿了一下,以前娘家但凡有求,原主气恼之后都会应下,婆婆未必不知道她拿着公中的钱接济黄家,许是因着两家人的渊源,又许是原主还算有分寸,做的也不算过分,赵氏从没在她面前提出过这一点。

  可黄氏却不打算这么惯着他们,她都是出嫁的闺女了,凭什么让黄家予取予求,她道:“娘还记得我未嫁时嫂子怎么欺负我的吗,封家给的聘礼都在她手里,也够她花用的了。”

  见黄氏没完没了地提起这些陈年旧事,黄太太面色也不好看了,她站起来道:“我要去你婆婆院里问问,她是怎么把我一个好好的闺女教成这样的,对着嫂子一点尊敬都没有。”

  黄氏听了这番威胁,立刻道:“娘赶紧去。”谁不去谁是孙子!

  她在封家人面前装着,是因为她现在端的是封家的饭碗,怕他们看出她的不对劲;可黄家一家子都要倚赖她这个嫁了好人家的闺女,要说有谁最怕她不得婆家喜欢,肯定是黄家人。她要在这家人面前要是还得忍着装着,她迟早忍成神龟了。

  黄氏的有恃无恐看得黄太太脸色变了又变,说起来,她以前对黄氏最满意的一点,就是她一进门就把婆婆给拿下了。

  黄太太当年也是生了儿子之后,婆婆才不敢在她面前摆谱的。如今闺女连儿子都没生,就能哄得封大太太这般开心,黄太太一直觉得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可没想到黄氏今日却用这一点反拿捏住她。

  黄太太气得面上发青,道:“你还真是好样的!”

  好说。

  黄氏笑了笑,看着黄太太拂袖而去的背影心中很是畅快。

  不过随即,她也叹了一声。

  看到黄太太这个亲娘,她就忍不住羡慕起宋家的和谐友爱了。她深深呼出一口气,越发觉得历史上给宋师竹的评价没有错,果然是福运连绵,好运加身,就连娘家也不带拖后腿的。

  到现在为止,黄氏也弄不清她穿的是真实历史还是同人。她在末世发生前刚好看了一本以真实历史人物为依据创造的。

  那本书的主角是一位姓封的女将,倒不是她现在的这位弟妹,而是封家几代之后的一位曾孙女。历史上这位女将军在大庆朝亡国前力挽狂澜,打了好几场胜战。因着她的事迹十分传奇,连她祖上渊源也有历史学家去考据过,封家和宋师竹的好运才会为人所知。

  黄氏真的觉得自己十分倒霉。如今的封家,无论是按照真实历史、还是书里,所处的时间点都应该是那位女将军的祖世代才是,她对女将军的祖上了解不多,就连这家人怎么发迹的也不知道,这些日子她除了窝在家里,等着围观宋师竹进府,就没有别的盼头了。

  黄氏想了想,觉得其实还是有的。在末世混了几年,她的性格变得越发爱憎分明,杀伐果断。对黄家一家子蛀虫的行为也越来越看不惯了。

  要是这家人再来她面前蹦跶,她不介意来一场除虫行动。

  第43章 (改错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