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4节(1 / 2)





  这些可都是徐千意干坏事的目击证人。

  做完这两件事后,李舅母想了想,深深觉得自家不能这么被冤枉。

  徐千意是第一回到李家的,她是怎么知道家里有个池塘,肯定是她先问过人。

  她是如何去的池塘边,也应该是有人给她指路了。

  她对嬷嬷道:“把今日席上伺候的丫鬟嬷嬷都找来,徐姑娘一举一动,我都要知道。”

  关键时刻,李舅母的思路十分清晰。

  于是,不够她清晰的徐夫人便遭受到会心一击了。

  徐千意隐隐约约听到外头她娘在跟人吵架,但说着说着这两个人就出去了,她也没太在意,没想到半个时候后徐夫人回来时,脸上的表情十分灰败,看着她的表情,就跟完全不认识她一样。

  见着徐夫人这样,徐千意那股绝望突然有些退却,她心里有些慌,徐夫人却突然道:“咱们回家吧。”说着,不容她分说,便让嬷嬷帮她穿戴衣裳,强硬着把她带上马车。

  马车里,徐夫人一直没有出声。

  徐千意暗自发慌。她咬了咬牙,正想说话。徐夫人便沉声道:“回家后,我就把你身边那两个嬷嬷和丫鬟给卖了。这样不懂得劝阻主子的下人,留在家里就是祸害。”

  徐千意才张了张嘴,徐夫人就继续道:“你要是不愿意,我就把这件跟你爹说,你去嫁今日那个书生,我不管了。”

  她已经问出来了,闺女下水时,她的嬷嬷就藏身在附近,随时预着喊人来救。想明白闺女这一番算计后,徐夫人臊得脸都没了。

  听出徐夫人话里的坚决,徐千意渐渐不语。但她不说话,徐夫人反而爆发道:“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,你知不知道我刚才有多丢脸?”

  徐夫人想到刚才她被人质问得哑口无言的模样,就觉得自己一点脸都不剩了。

  场上那么多人,李家的丫鬟,府学的学子。她丝毫没想到这件事会是徐千意看上有妇之夫后,自导自演的。

  当时徐夫人盛怒之下,说了多少狠话,此时心里就有多少后悔。她本来是想要把罪名按在李家外甥女身上,只要坐实了宋师竹故意陷害,这阵风头起码还有人分担一半。

  却没想到那些学子却是道:“我们刚才在花园边的楼上吟诗作对,封兄突然接到娘子的口信,让他去池塘边。当时我们所有人都从窗口看到了,徐姑娘拿了个木棍袭击封兄,封兄触不及防下,掉进水里了。”

  众人言之凿凿,徐夫人没想到这件事还与封秀才有关,她当时已经意会到不对劲了,可出弓没有回头箭,她已经在人前开了头,就不能认怯,只能抓住里头的漏洞,反驳道:“你说你们都看到的,你们的眼睛怎么就那么巧,都往池边看去?”

  她这句话出口后,立刻有人道:“当时场上正好有一个关于池塘的诗题,大家都在看着池塘找灵感。”

  徐夫人每说一句话都被人驳回,最后她都气得都快发晕了,下意识道:“那也是封娘子突然约相公在池塘见面的,她约完人后干嘛不出现——”

  这个问题,倒是李舅母出声答了:“这就应该问徐姑娘了。竹姐儿早前不太舒服,今日一直在屋里歇着。我刚才问了席上的丫鬟,有个小丫鬟告诉我,徐姑娘身边的嬷嬷突然找她打听家里的布局,让丫鬟为她指了池塘的位置,还给了她一根簪子让她到花园楼上传话。”

  李舅母拿出那根簪子,也不知道是他们家幸还是不幸,小丫鬟年纪小,没看上徐家嬷嬷的银子,倒喜欢上了她头上的簪子。这个证据才得以保留。

  上头的纹饰十分精美,她接着道:“我们家小门小户,赏下人从来不舍得用金玉楼的首饰。夫人要是想知道这根簪子是谁家的,倒也容易,去金玉楼问问便知道了,据说他们楼里对自个卖出去的东西都有记录。”

  徐夫人当时看到那根簪子时,顿时哑口无言。想着方才的尴尬,她身心俱疲,对默然不语的闺女道:“你今日做的这件事着实不妥……族里一定会有惩戒。”徐氏还有许多未嫁的姑娘,闺女这一回真是把徐氏都害惨了。

  徐千意良久不应,就在徐夫人觉得闺女真是中邪时,她突然道:“娘以为我就愿意吗,表姐从宫里传了话出来,说是朝廷点了我去和亲,这件事爹一点口风都没漏,我要是不这么办,我下半辈子就毁了!”

  她自己都保不住了,还能想到别人吗?

  徐千意也知道她今日做的事有许多漏洞,经不住李家细查,可哪又怎么样呢,只要今日她和封恒的事传出去,李家后头无论说些什么,她都有办法让他们的说辞显得欲盖弥彰。李家之于徐家,无异于螳臂挡车,权势之下,众人会信任那一方的说辞,不是很明显吗。

  可惜事态发展却完全不在她意料之内。

  徐千意想着一番算计,满心成空,心里顿时蔓延起丝丝苦涩,同时又有更大的惶恐涌上心头——听说南蛮王凶神恶煞杀人如麻,她是不是注定逃不过这一劫了?

  李舅舅当日一早就被人灌醉了,直到酒醒后才知道这件事,李舅母还以为他为了他那个宝贝庶子要迁怒她,早就做好跟他吵架的准备,没想到李舅舅呆了呆,却问道:“外甥女婿没事吧?”

  李舅母也是知道这些日子他为了给庶子打点花了不少人情银钱的,还以为他会先懊悔对徐家的示好不成,没想到李舅舅却关心了一回封恒,便干巴巴道:“没事……你不知道,幸好有竹姐儿帮忙,否则还没那么快从丫鬟嘴里问出话。”

  李舅母真是庆幸有宋师竹在场。想要找出是哪个丫鬟收受徐千意贿赂的,要是能给她几日时间,李舅母也能找出来。可当时场上争的就是时间。

  宋师竹给她出了个主意,让她把席上丫鬟分成五组,带进屋里互相揭发。没过片刻,哪个小丫鬟迫于压力,才出来承认。若是没那个丫鬟手里的银簪和供词,他们家这一回就要含冤莫白了。

  知道外甥女做的时候后,李舅舅又点点头,接着突然叹气道:“这就是命吧……”李玉然没那个命。

  所以在这么关键的时候,还发生这样的事。

  李舅母见他那么郁闷,便道:“咱们还是庆幸徐姑娘算计不成吧,否则这一回,妹妹一家便要伤心了。”

  徐姑娘已经嫁过一回,又加上今日这件事,以后要找好人家更难了。外甥女婿家世清白,年轻有为,拜了名师,长得也好,徐家要是想把姑娘嫁给他,也能理解。

  可是以徐家的权势,总不能让徐姑娘给封恒当妾。

  到时候牺牲的便是外甥女了。

  就连妻子都能这么想,李舅舅和宋师竹的关系只有更亲厚的。

  李舅舅虽然想给庶子找个好出路,但也不会想让外甥女受委屈。他叹了一声,心里觉得许是老天爷都不愿意庶子过安生日子,又加上这回家里狠狠得罪徐家,失落一回之后,也不愿意再把钱扔在水里了。

  这件事没过许久便在琼州府里传得沸沸扬扬,不多时,李随玉也知道了。

  李家宴席上那一场大戏着实精彩,还一下子就牵连到她两个友人身上,李随玉下午时就坐不住过封家来了。

  她顺便带来了李先生请封恒过去的消息。

  下午阳光金黄,满室静谧,李随玉和宋师竹分坐在案桌两边。

  看着精神有些萎靡的宋师竹,她面有惭色道:“……都是我们家连累了宋姐姐。”

  李随玉前几日便从李老太太嘴里知道徐千意要和亲的事。她跟李老太都在猜,徐千意原本的目标并不在封师兄身上,只是可惜他们家这一回跟着来的男丁太少,唯一一个未娶的堂伯,在堤坝事了之后,因先前在府学犯错的事,又被祖父派到别的地方办事。

  徐千意才算计到了封师兄身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