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6节(1 / 2)





  她顿了一下,才道:“想要得到什么,就要付出什么。想要得到好报,平日里就要多做好事。要是不干人事,天上人间,总有一处会得报应,谁都别想躲得开。最近发生的许多事,可不是如此吗。”

  这句话虽然没有明指是谁,但徐夫人的面色立刻就变了。

  她的目光徐徐看过场上的所有人,高夫人今日请的人大多是有身份,这些人有的不想得罪她,有的也并不怕她,目光与她直视时毫无退缩,徐夫人突然便觉得好些人都在看她的笑话。

  心里突然划过一阵悲凉,想着闺女,想着自己,徐夫人也不再开口说话了。

  到底是自个的生辰宴,高夫人也不想闹出事情,就笑道:“咱们别总是在屋里呆着,外头戏班子快开锣了,大家都一块过去。”

  她一起身,满厅堂的女宾都簇拥在她身边。宋师竹感觉到自己的手臂被身旁的韩氏挽住了,韩氏的目光带着一抹抱歉,她低声道:“三弟妹没有恶意,你别多想。”

  宋师竹抬眼一眼旁边目光阴沉看着她的宁氏,眸底恶意满满。不过因为韩氏刚才的维护,她还是昧着良心道:“我晓得的,三少奶奶就是容易被逗笑,其实可喜欢我了。”

  她道:“她每回看着我时,都有一种情不自禁的热情,我都怕她克制不住。”

  韩氏顿了一下,突然笑着摇了摇头:“我总算知道随玉妹妹为什么那么喜欢你了。”这位封娘子,说话还挺有趣的。

  因为高夫人摆明车马的维护,宋师竹一时间变得灼手可热,比前些日子刚从安城县回来时还要热。

  她每日一睁眼都要看到门房递上来的请帖,请宴的人家形形色色,宴会主题五花八门。

  这一日,宋师竹把这阵子接到的请帖都叠在一块,居然比前些日子邀请封恒去文会的人还多。

  她觉得这应该就叫,姐虽然不在江湖,但江湖都是姐的传说……

  封恒看她一个劲儿地摆弄请帖,便笑道:“既然喜欢,为什么不选几家过去赴宴?”

  一说起这个话题,宋师竹便直摇头。她心知肚明,这些请她过门的人,都是看着府城风向做事的。她要是真的去了,肯定就有人笑她不识相了。再者,主客间彼此地位相差太多,交际起来也不会舒服。

  反正这么多给她发帖子的人家,没有一个是她认识的,宋师竹拒绝起来也不觉得为难。就是在这之后,徐夫人那边又有酸话出来,说她清高难伺候,次数太多后,宋师竹就当成耳旁风了。

  她也看明白了,徐夫人只能过过嘴瘾。徐府尹根本不愿意给自家夫人撑腰,否则他们家早就没这么平静。

  没了这股担心后,宋师竹反而能腾出心思出来看徐夫人的笑话。

  大抵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。徐夫人最近的日子实在不好过。之前曹家小妾的事,居然还有后续衍生,这是宋师竹万万没有想到的。

  这件事还涉及到先前在水里把徐千意救上岸的孙秀才。

  当时宋师竹听说他在众目睽睽下说的话后,就觉得这真不是一个厚道人。纵使徐千意罪有应得,可孙秀才这么干,也算得上趁人之危了。

  徐夫人对宋师竹都恨得牙痒痒,对直接坏她闺女名声的孙秀才当然也不会放过。

  市井传言里逼死小妾的曹太太就是孙清文的亲姐。

  原本孙清文还幻想着徐家会把姑娘下嫁,在和亲旨意之后,他就明白自己是做了一回丑角了。

  曹家小妾是良妾,孙清文的姐姐直接便被下入大牢。有个伤天害理的亲姐姐,他在府学接连被人说三道四,就连教授也对他十分看不上眼。孙清文受不住侮辱,干脆破罐子破摔请长假为亲姐姐打官司——以上有关于府学的部分消息,来源于封恒的倾情奉献。

  妻子前阵子听说曹家的人命案子后一直闷闷不乐,封恒看在眼里,在知道孙清文和这件事有牵连时,便主动说出来哄她开心了。

  宋师竹听完之后,心情真是爽快不少。

  接下来不用封恒继续打听,源源不绝的八卦就从大街上传入她耳里。

  孙清文当日在大庭广众下把徐千意抱上岸的事实有目共睹,他紧捉着这点救命之情不放,三头两日便在徐家门口蹲守,一碰到徐府尹或是徐夫人出门就上前哀求。

  毕竟他还有一个徐姑娘救命恩人的名头,徐家重不是轻不是,最近真是丢大脸了。

  宋师竹每日听小厮说这些市井流言都听得十分开心,哪怕她心里明白这件事根本伤害不了徐夫人一丝一毫,可是只要知道她被孙秀才缠得焦头烂额,她就心里舒坦了。

  恶人果然就得恶人才能治住。

  宋师竹觉得她最近能有这么有心力关注徐夫人,全都是因为封恒不打算参加今年乡试的缘故。家里没有应试的学子,心情还是不一样的。

  乡试在即,府城变得拥挤不少。茂林胡同剩下的几处空宅子都租出去了,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过来赶考,听说就连外头的客栈都爆满了。

  好在胡同里还是熟人多,新来的几个租客也是些安静的性子,并没有出现多少麻烦。

  邻居们备考经验充足,不仅小孩也被大人叮嘱着不许大声呼叫,女眷们更是每隔个两三日都要出门去结伴去拜文曲星。

  隔壁孙家也是如此。

  孙娘子这一日过来给她送瓜果种子,见她正在给菜地浇水,突然笑道:“宋妹妹这样,我都不敢认了。”

  宋师竹看了看自己,跟以前没什么不同,她今日穿着一身素淡的棉布衣裳,这是她干活时惯常穿的。

  孙娘子见她一脸莫名奇妙,就道:“先前你们家总有人找过来,之后宋妹妹便会穿戴得十分好看出门了,我见着,总不敢上前跟宋妹妹打招呼。”那样一整套的头面首饰,那样漂亮鲜艳的衣裳,总让她觉得自己跟邻居的距离十分遥远。

  宋师竹也听懂她的意思,她第一个想到的——也就两回而已,去的是舅舅家和高夫人的生辰宴;第二个想到的,就是原来周围的邻居这么关注她;第三个……这句话也太有歧义了。

  然后,看着孙娘子自然无辜的神色,宋师竹突然就觉得自己最近这段日子长出来的心眼,收不回去了……跟府城里的宅门女眷交往过后,宋师竹变得格外草木皆兵,心眼比筛子还多,对旁人的每一句话都能琢磨出几个意思。

  和从前对比起来,自己变化这么大,她难免唏嘘了一把。

  孙娘子不知道她在想什么,只是看着眼前的菜地摇头道:“其实宋妹妹不必亲自做这些。以后要是想要吃些新鲜的,让人到我们家摘一些就是了。”

  有了宋师竹堤坝危难前变着法借钱的人情,孙娘子对她也放开许多,说着心里话道:“你不知道,我先前真是十分羡慕你们家里那些鲜花盆景,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。我要是有宋妹妹这样的环境,肯定不会下地干活。”

  “自己种出来的,滋味总是不一样的。”宋师竹只是笑眯眯的,也不多解释,在接过孙娘子手上的种子后,还顺嘴多问了两句孙秀才的情况。

  孙三通虽然渣,但他却是孙家婆媳唯一的指望。孙娘子皱着眉头道:“相公这些日子每夜都读得很晚,第二日起来时脸色都是青白的,我和婆婆都怕他伤了身子。”

  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,如今茂林胡同里,有志于这一届乡试的学子们,个个都是如此勤奋。就只有封家日子还是如往常一般无波无澜,不过宋师竹这两日也发现封恒跟她请教算学的次数多起来了。

  宋师竹问他,才知道他打算出一本《数书十八章详解》,类似于上辈子的课本参考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