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41节(1 / 2)





  封恒知道妻子对林樱的关注,出声安慰道:“林姑娘还能进宫,便说明没有受到这件事的牵连。不管之后是中选还是落选,她的处境都没那么不堪。章太后首先是想查出是谁放了人在林姑娘身边,背后主使者是谁,其次,他想达成什么目的。这两件事的重点都不在林姑娘身上,你大可放心。”

  自家相公分析起来一套一套的,宋师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,她跟林樱的关系不如李随玉好,帮林樱一把只是觉得她经历坎坷有些不忍罢了,顶多再加上一点点毁人前程的愧疚。只是话说回来,她每回金手指发作都要改变好些事情,为此动容也是有限。

  宋师竹想了想,只能被动接受封恒对她的安抚了。

  她对选秀这件事的关注其实没那么多,这一回参选的只是京城内的官宦千金,李随玉前程既定,宋师竹也不必要再关心。不过让她意外的是,这一批秀女,最后居然是一个一枝独秀的结果。

  除了李随玉之外,其他人一个多月后全都落选归家了。

  临近五月,天气极度闷热,李老太太的院子的铜鼎里放置了一座散发凉气的冰山,宋师竹从外头一走进来,便觉得神清气爽。

  夏老虎的威力不可小觑,她从外头进来,整个人差不多都要融化了。

  李老太太一见到宋师竹,表情就跟见到自家子孙一般,笑了起来。

  宋师竹先是把她和封恒的功课托李老太太交给李望宗——自从年后回京之后,宋师竹一直很重视李先生的课业。一来二去的,家里也攒了满满一小箱子宣纸,那一堆洋洋洒洒的字迹,宋师竹每回看到时,都有一种诡异的成就感。

  李老太太连翻都没有翻,便让人送到李望宗的书房。她有时候也觉得好笑,儿子这徒弟收的,真是买一送一,而且她儿子明显把送的看得比买的更重视,经常还跟她叨叨,说是遗憾宋师竹是个妇道人家。

  她让丫鬟上茶,之后才指着墙角的几座造型精美的时辰钟,笑道:“这是宫里内务处新造出来的,太太娘娘十分喜欢,还说要把时辰钟的制法给未来的儿媳妇当聘礼。”

  宋师竹关心道:“随玉妹妹已经受封了吗?”

  李老太太顿了一下,才笑着摇摇头,李随玉跟宋师竹要好她是知道的,却没想到曾孙女早早便把这个消息跟宋师竹透露了。

  秀女选了好几轮,这两日才确定下来最后的名单,李老太太也没想到皇上会只留下她曾孙女一个人,就是之前,太后也只是隐约与她透露过,这一回赐牌子的秀女不会多于三个罢了。

  曾孙女独宠后宫,这件事李老太太是既骄傲又担心。

  封恒的预知梦,知道的人其实都是半信半疑,可才刚过四月,天气便热得十分厉害,不过是初夏,却已经达到了酷暑的温度,雨水也渐渐少了。与此同时,朝野内外也开始有声音说先农礼时挖出的那块石头是天降灵旨。

  章太后不得不多信封恒一些。而当时封恒明白说了,梦里只有李随玉一个孕妇,另有上一回宋师竹说的那件事,确实查出了不少不妥之处,太后不知道还有多少秀女是旁人刻意调教过的,这才有孙女这一回一枝独秀的局面。

  俩俩相加,又有之前的诸多事情,李老太太看见宋师竹时,真是满眼是笑容。

  她举起手指跟宋师竹嘘了一声,才道:“旨意明日才下发,咱们还是要保密一些。”

  李老太太难得笑得跟个老顽童一般,宋师竹眨巴眨巴眼睛,表示自己知道了。李老太太又道:“不过今日下午,那些落选的姑娘应该就会出宫了。”她顿了顿,才道:“你先前拜托随玉说的林姑娘,是个聪明的姑娘,她也留到了最后一轮,洗清了先前的污点,以后应该会有个好出路。”

  这一回选秀,名单这般诡异,虽然李随玉和李家承担了不少压力,可对那些能留到最后的姑娘其实都是一件好事。

  宋师竹却是品了品李老太太这句话,很想知道林樱究竟做了什么才能得到李老太太的赞誉。

  李老太太笑容十分舒畅,没有卖关子。她含蓄道:“明儿礼部官员发完娶后旨意,后日应该就会把大驸马守公主陵的事情宣告天下了。”

  这真是一连两个好消息!不过两件事八竿子打不着一块儿……跟林樱有什么关系?

  难不成……?

  宋师竹的表情从疑惑转为震惊。

  李老太太笑道:“你这机灵的,看来我不说你也猜到了。”

  “……老太太还是说一说吧!”宋师竹立刻道,这些都是后宫秘闻,她哪里来的途径知道。她还指望着能到冯氏面前详说这件事。

  李老太太见她摆出一副听故事的模样,便细细说了一下。当日李随玉把宋师竹的怀疑转达到太后耳边,章太后直接便让人去林家走了一圈,提溜出一个极有嫌疑的嬷嬷出来,审了几日,就发现眉目了。

  这个嬷嬷是有人特地送到林樱身边的,对李随玉的爱好习性神态举止如数家珍,而这样的人,这批秀女身边应该还有好几个。

  章太后十分震怒,背后的宁家就遭殃了。

  “查了这两个月,查出的有问题的秀女还有另外一个。”李老太太叹了一声,不无可惜道:“只会用这种法子在后宫塞人,难怪宁家这几十年来一直默默无为。想当年他们家太公真是英雄无敌的一个人,若不然……”

  宋师竹替她补完,若不然李家也不会娶了宁氏进门。

  李老太太见宋师竹已经知道了,便道:“这件事不仅是皇家丑事,也是李家家丑,宁氏——”

  她顿了一下,道:“宁氏毕竟和随玉是姑嫂的关系,她从年后,就一直让人把随玉的消息传出府里,这件事做得十分隐秘,府里无人发现。若不是蕙心你发现不妥,宁家弄了那么多赝品出来,怕是不会让真货一直活着。”

  李老太太确实是感激宋师竹的,李随玉从小便长在她身边,两人之间的祖孙情分非同一般,她这些日子一直想起曾孙女跟她说的那几个宋师竹卜出的卦象,每一回想起来都觉得心惊肉跳。要是没有宋师竹,李随玉许是真的就要栽了。

  自打上回回京后宁氏被关在家里后,宋师竹好长时间没有听到宁氏的名字,突然听到,心里只觉得陌生。她想了想,道:“多行不义必自毙,也是随玉妹妹自己的福气。”

  李老太太笑了笑,她之前给过宁氏许多次机会。宁氏被关在家里,虽是惩罚也是保护,章太后明摆着就要收拾威远伯府,宁氏掺合进去只会倒霉。

  可惜先前章太后用大驸马守陵的事试探朝臣,却被宁家抓住机会反戈一击,当时宁家身上积累了不少外人的同情,宁大夫人和宁二夫人又相携上门,哭号着让她把宁氏放出来,李老太太不愿意李家也陷入众口烁金中,便把宁氏放了出来。

  墙角冰山化水时有几声咝咝的声响,气氛有些安静。

  宋师竹也能体谅李老太太的心情。这种事毕竟不是什么好事,她便从善如流地说起别的话题。

  李老太太只是觉得惋惜家门不幸罢了,收拾完心情后,随即又说了一件好事。

  宋师竹这一回真是有一种受宠若惊之感。

  李老太太说,太后特许封家就近把药粉供给北地军马,宣旨的人应该在路上了,太后还特地指了一个认识昭王的随行太监过去,到时候好给他们牵线。

  短短几句话泄露的,却是章太后对他们家格外的照应。宋师竹还记得李随玉给她科普的皇商和内阁之间的关系,她道:“不会给太后带来麻烦吗?”

  李老太太觉得宋师竹还是不明白旱灾成真这件事的意义。

  石刻字出来之后,内阁也做了许多工作想要打击外头种种不利声音,可随着天气越来越干,权臣无道,欺凌皇帝的印象越来越深入人心。

  几个位高权重的阁老现在一在朝上说些什么,皇帝便含沙射影地拿这件事指摘起来。

  朝议这种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就是西风压到东风,那几个阁老都被皇帝噎得快要吐血了,哪里还能顾忌这种小事,而且封家药粉只是供应北地,又不是整个皇朝,内阁那边也只能忍下了这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