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70)(1 / 2)





  打板子,送去他们该去的地方,吴太后处令人盯着,不许与宫外通消息。明姝登时就清醒了,抓着拾星的手就坐了起来,没有什么不舒服的,她有些糊涂,可眼前的事情又压过那些糊涂事。

  拾星退下了,秦棠溪走了过来,目光在她白皙的面孔上停留须臾。明姝趁机揽住她,蹭了蹭她的侧脸,悄悄问她:我们是圆房了吗?

  秦棠溪眼睫轻颤,睨她一眼:没有饮酒,自己糊涂了?

  明姝想了想,不自觉道:估摸着是你、太温柔了。

  秦棠溪叹息,果然还是个傻姑娘。

  抬手理了理小姑娘的襟口,忍不住亲了亲她的眉眼,低声道:吴太后的事我去处理。

  不,我去,她欺负你,就该我来做。自己为自己出头,就说明没有人疼你的。明姝心情很好,言辞眉梢都是无法遮掩的喜色。

  秦棠溪无奈,前几日还想着小姑娘愈发有帝王威仪了,今日就开始犯傻。

  她不可,明姝坚持:我来做、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,还有你昨夜去了哪里?

  秦棠溪无法回答了,不过昨夜的事情太过蹊跷,分明是苏禾的茶有问题,那吴太后如何知晓的?

  明姝望着她,声音提高了些:秦棠溪?

  骗子,从头开始就骗了她,什么喜欢与圆房不同,分明就是说谎。

  蓦地被人连名带姓喊着,秦棠溪一时怔忪,抬眸就见明姝眼中的困惑,她忙笑了笑,手按着小姑娘的腰肢,将人送到自己的眼下,不由分说就堵住了小姑娘的嘴巴。

  尝到甜头后,明姝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,只觉得一股甜蜜将自己笼罩起来。

  接着,秦棠溪亲自给她穿朝服,梳发,事无巨细,一点都不用宫人插手。

  渐渐地,明姝就忘了这么一件事。

  上朝后,皇帝盯着长公主看了好几眼,对方心神不定,竟也没发觉,直到有人问起那些武人中已有人私自离开洛阳,耐不住凄苦。

  甚至还有人去花楼里买酒喝,种种等行迹都被拨出局。

  剩下的不过三五人。

  下朝后,皇帝留下几位重臣,将那几人召来。

  几人来自全国各地,有余杭、有漠北,天南地北。

  五人穿着守城兵的衣襟,见驾后都不敢抬首。

 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后,棱角都渐渐磨平,他们不再像刚入城时没有规矩。

  明姝手中捧着记录他们过往的文书,随意道: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,你们觉得对吗?

  秦棠溪蓦地抬眸,这是她问信国公的话

  信国公从边境回来之际,她不过十余岁,看过许多史书,对于军事懵懂而好奇,趁着无人之际便问出了这句话。

  信国公出身大家,自小就受到世家的影响,刚骨铁血,可渐渐行事又与世家子弟不同。

  他忠君,他爱国,可诸多言语中透着皇权的无奈。

  那日问过后,信国公沉默许久,只道:对又不对。

  她细细去问,信国公深深看着她,却不肯言语,好似不愿回答。

  殿内陷入一片寂寞中,不仅五人沉默下来,就连朝臣都是面面相觑。

  这句话定然是不对的,可皇帝这么一问,就让人觉得回答不对肯定是错的。

  是以,所有人都沉默了。

  皇帝心思与明帝大不相同,跟着明帝办事的对她的心思捉摸不透,他们渐渐知晓这位皇帝与寻常女子不同。她勤奋,但不与长公主争权,她是皇帝,却不以此来霸道行事,内敛而知分寸。

  所以他们断定这句话的回答肯定不是中规中矩的。

  就连秦棠溪都猜不透明姝的想法。

  明姝略显失望,将文书撂下,道:你们可曾读过读书。

  五人齐回:读过。

  那为何这么简单的问题无法回答呢?明姝看向他们。

  秦棠溪抬眸,上座的皇帝自信有度,粉白的小脸上扬起不快,眸子愈发幽暗,她恍惚在想,那还是不是昨夜乖巧听话的小姑娘?

  答案未果。

  殿内无人回答,明姝又道:都会去吧,想到了再回答朕。

  五人齐齐退下,朝臣对视两眼,都跟着退了出去。秦棠溪临走前还看了皇帝一眼,皇帝没有看她,垂眸而思,似是有些累了。

  出宫后,赵绘处来了消息。

  秦棠溪回府更衣,赵绘在府里久候。

  他费尽一番心思才将跟着的人甩掉,见到殿下后直言道:教主不见了,那日匆匆一见,面带白纱,可见是一女子。身形颀长,眼角有一泪痣。从那日见后,就一直不得见,人就这么凭空消失。小的让人去查去找,了无音讯。

  他害怕教主会对长公主不利,所以顾不得匆匆来见。

  秦棠溪困顿,听后也没有太多的情绪,信国公见过天理教的教主,这点百口莫辩了。

  赵绘却担心天理教的教主会趁机作乱,又道:殿下,可要去捉拿?

  那倒不必,盯着苏禾就成。秦棠溪顿悟,太后也天理教多半也有联系,她又吩咐道:你不必急躁,我身边有温瑕,不会出事。

  赵绘颔首,又提醒道:殿下,教主曾去过醉颜坊。

  嗯?秦棠溪诧异,这位天理教的教主究竟是什么样的人?

  这位教主神通广大。赵绘道。

  秦棠溪无端笑了,你且回去吧。

  赵绘退下了。

  过了好一会儿,秦棠溪唤来温瑕,吩咐道:近日你调些人保护好太妃。

  温瑕领命了。

  秦棠溪更衣后就回了署衙,衙内不少人,江知宜也在。

  众人见到长公主后俯身行礼,江知宜将请帖递过去:殿下可赏脸?

  秦棠溪接过来,眸子幽幽,江知宜要成亲了,她敛下幽思,露出笑意:恭喜。

  其他人都不觉对江知宜说了恭喜一类的贺词,江知宜一一谢过,言笑晏晏。

  女子通婚,在大魏算不得稀奇事,德宗陛下以后,都是顺理成章、有例可循。

  对德宗陛下最了解当属明姝,此时她捧着匣子去找太妃。

  昨日太妃歇在了庆安宫,到现在都没回去,明姝过去后就理直气壮地进宫了。

  孙太后昨夜歇息后就闹了头疼的毛病,皇帝来了也没有起,安太妃也不去唤她,自己接过皇帝的匣子。

  金银珠宝都是些俗物、死物,匣子里抓装的玩意恰好合她的心境,没有拒绝就收了。

  明姝喜笑颜开,鼓起勇气道:我们圆房了。

  安太妃唇角的笑意瞬间凝滞下来,手指着内殿:小祖宗,不许在她面前提。

  明姝点点头:不提,您说的德宗陛下,近日来翻阅不少野史,想来您说的是真的。

  安太妃睨她一眼:然后呢?

  我欲去做,然而阿姐不肯。明姝懊恼,阿姐素来心性坚,说不肯就不会答应。